2017年7月28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转型与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城市转型与区域发展高峰论坛在海口顺利召开。在高峰论坛的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工信部、住建部、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地理研究所、山东省社科院、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十多所单位的与会委员代表就中国转型和区域发展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和交流。委员代表们与大家分享了城市转型和创新的有益经验,也对专委会的发展与未来工作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下是其中三位参与代表在论坛发言稿的文字整理。

blob.png  

 沈体雁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博导、执行院长

 

第一点,首先对于我们的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我觉得中央财经大学这个团队很有创新精神,把我们这个平台张罗起来,应该是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现在从全世界来看,也都是这种情况,像北大清华这样的一些老师,逐渐向财大这样的学校转移,他们发挥的力量反而比我们更强大,这个实际上也是一个转型。我对这个非常的看好,非常的寄予厚望,我也相信这个专业委员会做的非常的实,符合我们城市发展的需要。

 

第二点,转型创新本质上正如许老师说的那样,是一个持续的一个过程。比如韩国和我们一样,他们想要研究未来的一些城市,他们希望成立一个像美国的航空航天局那样的一个机构,来研究城市的转型。他们觉得仅仅依靠一些分散的研究,不够来解读这个城市。而且他们认为要研究未来的城市,还不能光靠韩国人,光靠韩国人解决不了,必须找中国人一起,因为全世界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的,美欧、日韩等这些已经是过去式了,只有中国人是有可能去创造一个新的所谓未来城市。所以在这方面,我觉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很大的一个课题。

 

我自己因为过去的一年都在美国访学和写点文章。在那里观察,美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生活,包括一些教授、包括各个市民阶层、城市、道路等。的确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我觉得这个城市的转型,除了生产领域,如资源配置、资源转化,这里面讲的两个转型之外,还应该包括就业、消费,如怎么从温饱到一种品质型的消费,然后是居住。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不管多爱房子,就是凑合心理很重,(其实)未来是不是可以更加精致一点?尽管有一些人会批评,觉得这样太小资产阶级。当然美国的一些房子一看就住的很舒服,比如都有烘干机。有人说那不是费电吗,我们能省就省点吧,我们中国人就是要省,就算住在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豪宅里面,他也是一种农民的消费习惯。但是我觉得有一些消费还是可以的,通过适当增加,通过标准化来普遍的提高这样一个居住的品质。当然这里更强调的是我们现在治理层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就是城市治理的一个转型,可能是整个城市转型的其中一个研究,我觉得是一个基础,一个前提。

 

我想说的第三个问题,我特别希望我们这个专业委员会未来可以和我们北大的城市治理研究院一起,来研究通过城市治理领域的创新,探讨一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包括我们中国人的胃,我们中国人的眼睛,审美。我觉得这个参与习惯,我们五千多年的这种本土地域文化,这种气质,这样的一种特点的治理模式,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课题。我们城市治理研究院的院长俞可平老师就特别强调,这个城市应该是一种,叫做政府城市。生活在城市里,应该是这样一种经典的城市,我们出去还是很有体会的。

 

在城市里面,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中国人有个传统的理念,费孝通先生的教诲叫做差序理念,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像一个波浪一样,一圈圈的。第一圈是亲戚,第二圈是朋友,第三圈才到同事同门之间这些。这样一种格局,就会使我们所有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会受到影响,将自己置于这个城市的特定层级之上来规划设计这个城市。

 

未来城市有没有可能像西方一样,变成一个上帝之下的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儿子,他们那样很平等,做一个叫盘对格局、等区域格局的这样一种城市?我觉得也不太容易被我们接受。那么我们能不能把两个结合起来呢?结合起来用什么格局,既能够维持我们中国人的这种传统、尊重我们的这种礼仪,又能和同时具有某种程度的平等关系,这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说来,我们中国人在这个城市里面,到底应该怎么做,怎么为人处世。我们未来需要怎么去建立一种新的城市,这样一种新的城市格局?所以我觉得这些在大家看起来很虚的一些东西,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显得尤其的重要。我们中国人未来的城市、我们的产业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精神秩序?可能比我们传统单纯的空间秩序,有时候会更重要,因为它是重塑空间这样一个顶层的动力。

 

 blob.png

 李小冬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今天参会以后,我感觉收获很大,尤其受启发。仇部长和许教授也说我们这个专委会可能更多讲究多专业和多学科的融合,这是一种特色。实际上,从我们建设管理系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建筑管理系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两大块:一块是房地产、投融资这边,另外一个是工程管理。

 

房地产这块,如投融资方面,我们清华建筑管理系在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多的,我们以后也希望在这方面,比如说像对GDP(的相关研究),可以和大家多多交流。第二块工程管理方面我也做了一个方向,我们主要做得的项目层面。这些年来我也感觉到工程也需要跟着城市化的发展脚步去调整。实际上这两年,我们也已经做了很多调整,比如说我们在项目层面上,在管理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方面,我们过去做过一些例子。我们跟着美国的技术和系统在走。这一年我们也逐渐认识到,城市的发展不听环境项目的,我们也逐渐的向社区的绿色,包括城市系统的,包括战略环境的,规划环境等领域在扩展和调整。

 

第二块再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工程管理,包括我们现在有几个老师在做这个城市GIS、城市的韧性、防灾减灾等等。我们在工程领域里面,城市的一个大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结合最紧密的一块,做的比较活跃的一块。比如说像这个气候变暖,那么气候变暖条件下,我们现在的基础设施系统就要适应,像现在这种适应,我们做的就比较多,就是我说这个城市韧性。

 

第三块,也是我们这里做的比较多的,就是智慧城市。这里面有几个,我们过去做的智慧建造,就是怎么在建造这块实现smart。实际上,我们现在住建的智慧建筑,全域周期,目前在做的,这些年我们有一些老师逐渐向智慧城市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通过这些领域,系统梳理及合作,我们这些清华的一些系统学以及一些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我想建设管理本身的名称就不仅仅是工程管理,实际上也包括了城市建设,希望以后多有机会和各位老师交流。

 

blob.png 

张耀军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社会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

   

在今天的听会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几位专家在发言中频频提到的一个词是“人口”。这次会议虽然没有设立“人口与城市化”专题,但是,从他们报告中可以发现,是在研究人口与城市化的关系。在城市规划中,不得不考虑人口发展的趋势。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做人口与城市化方面的研究,有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是人口素质决定着城市发展水平。一提到宜居城市,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建筑物等等。这些因素,我从不否认,这些都很重要。但如果进一步想一想,城市的发展水平,是否宜居,最主要的是城市中的人。人口素质高,意味着人的休养好,人与人交往就会舒心惬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融洽和谐,在这样的城市里工作生活一定使人感到踏实与幸福。并且,高素质的人口,一定会有高水平的城市设计及对城市环境的自觉保护,城市环境一定会变得优美宜居。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微笑,会成为冬天里的一缕暖阳,夏日中的一丝清风。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一定是宜居的。因此,要提升城市的宜居水平,改善人口素质是一个突破口。

 

二是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人口发展趋势。人口发展规模是城市规划首要考虑的因素。城市规划无非是规划用地面积大小、街道建多宽,医院学校要建多大,房子盖多少等。这些都必须要以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为基础。为什么一些城市的住房价格高而容易卖出,而一些城市的房子低格低却卖不出去?一些城市的学校不够用,而一些城市的教室用不完?这些都不无与人口密切相关。那未来城市人口规模会如何改变?我带着我的研究生,做了对未来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30年全国总人口将增至14.5亿人。这些人口会分布到哪些城市?从地级以上城市层面看,2030年我国361个城市当中,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将有22个,这些城市的总人口达到3.3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3.17%。上海市将成为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常住人口达到3568.8万人,其次为北京市3084.3万人。常住人口在500-1000万的特大城市将有59个,相比于2010年将减17个,这些城市的总人口达到3.9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7.31%。常住人口在300-500的大城市有92个,比2010年将增加2个,这些城市的总人口达到3.6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5.10%。常住人口在100-300万的中等城市有126个,与2010年相比没有数量上的变化,这些城市的总人口达到2.5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31%。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小城市有59个,较2010年将增加6个,这些城市的总人口达到363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51%。到2030年,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城市,很多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都超过了10%。东部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人口迁入。西部一些大城市人口规模也会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增长原因主要由当地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导致。

 

三是人口调控要考虑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胡焕庸线是由胡焕庸老先生于1935年发现并提出的,这个线西北半壁占到国土面积的64%,但是人口只有5%;东南半壁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36%,人口却有95%。这个线两边的这一人口比例已经80多年了,但一直未有大的改变。这说明什么?说明自然规律难以打破。所以大城市人口调控长期以来为什么不成功?就是行政的力量与自然的力量,与市场的力量不一致。这一问题,不得不引起城市工作者与研究者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