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城市大脑是烟台市委市政府围绕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倾力打造的重点项目,由烟台市大数据局会同20多个市直部门、16个区市共同建设,横向实现各部门重点业务系统融合对接、互联互通,纵向实现市县乡村和网格五级一体联动,为各级各部门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决策支持,推动城市管理更智能,经济发展更活跃,市民生活更便捷,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中枢。

一、系统谋划,一体建设

 

 

 

 

市委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市级领导任务分工;市委编办牵头编制“一网统管”职责清单,明确事项的主管部门和责任单位,1326项工作事项纳入清单;市政府办公室牵头组建烟台市城市运行中心,实体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日常工作;市大数据局负责城市大脑的顶层设计和技术保障;各相关部门整合自身职责,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业务流程再造;市委督查室、市委组织部将城市大脑建设情况纳入督查考核事项。各区市参照市里做法,同步设立城市运行专职机构,按照市级统一标准开展建设、运行。目前,烟台城市大脑已经按照1+16+N的总体架构,建设1个市级主平台,16个区市子平台和N个镇街数据平台。

二、重点突出,务实管用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聚焦城市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突出实战实用。烟台城市大脑功能注重优化“平时”服务支撑功能,提升“战时”应急响应水平,实现应急指挥调度、数据汇聚应用、风险防范预警、事件应对处置和服务科学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着重打造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城市要素“一屏通览”、运行态势“一脑分析”、民意诉求“一线受理”、智慧应用“一端接入”、业务协同“一体指挥”。

三、打通渠道、处置高效

 

 

 

 

优化网格人员管理机制,构建基本信息“一张网”、社会治理“一张图”。全面整合12345热线、数字城管、网上民声、信访投诉、“政企通”等民生诉求受理渠道,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和网格五级联动的问题发现和解决机制。接入全市网格化管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数字城管等系统,打通各类公众APP、微信公众号、省级交办等渠道,统一汇集城市运行事件,按照“一网统管”职责清单,实现精准分拨和快速处理,将诉求“发现、上传、分拨、处理、督办、反馈”等6个流程闭环管理,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置。

四、技术先进,功能完备

 

 

 

 

烟台城市大脑深度融合城市运行中的“人、事、地、物、网”等感知数据,接入市区两级业务系统62个,实时共享市直部门业务系统70多个、汇聚高质量数据资源2600多类,整合基层网格1.5万余个,打造城市运行、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经济发展、卫生健康等24个专题应用场景。建设全域指挥调度系统,为市直部门和各区市提供语音调度、视频调度、GIS调度、消息调度、视频会商、视频推送、移动指挥、过程记录等功能,满足业务调度、应急指挥、移动执法、智能巡检等多应用场景。建设领导驾驶舱,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提供各类实时数据,推动城市大脑与部门应用平台融合对接,提高辅助决策能力。

烟台市城市大脑应按照统一标准,同步开发建设大屏、中屏和移动端三种服务形式,实现城市大脑建设成果共享共用。目前,大屏端已经建设了24个专题应用场景,市级主平台已累计接入市级业务系统30个,各区市子平台业务系统32个。专题场景具备态势感知、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三大功能。移动端领导驾驶舱已为市委领导推送了经济发展、安全生产、城市运行等16个功能模块1200余路重点实时视频。2024年“五一”华晨宇、“六一”张信哲来烟举办演唱会期间,市城市运行中心会同大数据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公交公司等10多个部门单位集中入驻城市大脑“一网统管”平台指挥大厅,开展城市运行联调联试,即时接听解答群众诉求,联动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为假期旅游、交通出行、住宿餐饮等保驾护航。

图1 总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