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首届“落笔峰全球城市文明与城市创新”论坛在南海之滨落笔峰下的三亚学院成功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三亚学院三亚城市治理研究院举办,擘雅研究院、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协办,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擘雅城市文化基金资助;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印度等7个国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报、今日头条、擘雅研究院等12个机构和媒体,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复旦大学等33所高校的150余位一流专家、有关方面负责人、社会组织负责人以及企业家参会,就全球城市文明与城市创新展开对话。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的俞可平院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冲击下,人类文明又处于一个重要转折关口。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独占与共享、排外与包容、民粹与民主、特权与平等、管制与服务、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保护主义与合作主义等价值观的冲突,正在严重威胁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迫切需要新的价值和新的文明。城市文明既包括市民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礼仪习俗和文化教育,交流、学习和倡导先进的城市价值和城市文明,对于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特殊的意义。大规模的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化促进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进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但城市化也普遍带来了众多的“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消费过度、贫富分化、人情冷漠等等。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历史和城镇化历史的奇迹。快速的城镇化,正在从根本上重构中国的城乡格局和治理秩序,并且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但城镇化也同样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规划、居住、建筑、交通、教育、卫生和治理问题。通过城市创新,化解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的困境,不仅对于推进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和城市文明的进步,而且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亚学院陆丹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城市治理和城市文明正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城市治理的系统功能可以不断丰富资源与强化技术,但城市系统建构与治理的目标一定是其中的人能够更好。通过城市创新,化解城市治理的困境,对推进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和城市文明的进步,对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重大意义。

 恒源祥集团刘瑞琪董事长在致辞中介绍了自己20年来所致力于的事业,及从品牌开始一步步走向文化的历程。他表示,近几年恒源祥集团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展了课题合作,分别从天、地、人、宗教、制度五个层面探索文化支持落笔峰全球城市文明与城市创新论坛,也是课题的产物,恒源祥集团和他本人在未来将不断支持推进文化事业,为社会创造价值。他提倡各界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关于不同国家的城市文化、形成要素和未来发展,相信通过论坛将得到更先进的城市治理思考、经验和理论成果。

  三亚市副市长刘钊军在致辞中说,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城市治理和城市文明正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通过城市创新化解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困境,不仅对于推进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和城市文明的进步,而且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论坛必将为海南和三亚的发展和城市治理提出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意见,为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和三亚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主旨演讲环节,8位重量级嘉宾做了精彩的报告,使得主论坛理论与对策交辉,宏观与微观相映,范式与案例齐飞,观点与数据一色,全面展现了探索全球城市创新和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的丰富内涵,引得与会专家学者和听众及三亚学院师生的阵阵掌声。

  加拿大多伦多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社会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Alan Blum展现了多伦多、纽约等世界其他国家对城市的关怀艺术,引导对城市创新治理在诗意城市方面的新思考;他强调我们不仅要有有形的城市空间,还有无形的城市精神和城市灵魂。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吕斌通过介绍介绍工业4.0、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建构的意义与网络化城市结构特征,提出平衡低环境负荷和高环境品质共建智慧化网络城市的愿景。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赵丽霞教授赵丽霞从社会物资系统的构成、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和政府政治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规划师的新角色。

 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一民用实践经验阐述了“画“、“建”、“管”、“用”的四个城市基本职能,提出以政府角度来引领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

 印度孟买城市设计学院执行院长Pankaj Joshi介绍了现代印度的城市规划范式与城市化挑战,并以孟买大都会区案例做了具体的说明。

 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黄卫平回顾了深圳40年改革发展的过程与成就,从领导者、改革方式和改革效益den给多方面探讨了深圳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的机遇和挑战。

 江苏南通市离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顾晓明针对现代城市治理难题,从“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等三方面介绍了江苏省南通市化解城市社会矛盾纠纷的创新案例。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CEO茅明睿提出城市发展转型也是城市的规划与治理的转型,要以社会治理为目标、以城市科学为依托、以空间治理为手段,追求新城市科学支持下的社区善治。

 15日下午,四个平行分论坛如期举行。

 擘雅城市文化分论坛围绕城市文化个性与城市未来主题,比较汉堡、孟买和上海等三个港口城市、贸易中心的文化个性之异同,探讨形成城市独特文化和品牌的因素构成,及“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城市发展之道。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Woflgang,孟买城市设计学院执行院长Joshi,擘雅研究院创始人刘瑞旗,同济大学中德学院院长Thomas,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罗一民,中国城市报副总经理常万红,中共中央党校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丁元竹,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红生,复旦大学德文系主任刘炜,孟买大学副教授Mundhe,多伦多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社会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Alan Blum,英国伦敦金斯密斯学院Sina,恒源祥集团文化顾问曹世潮以及恒源祥集团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廖江南等40余位专家学者相继在分论坛讨论的各个环节做了精彩的发言。

 德国代表Wolfgang、Thomas认为“自律”是汉堡的典型特征,讲究个体自觉性从而实现群体间的互动合作,建立信任无论是时间概念、艺术形式、教育体系、工作的严谨态度都建立在个体、地区的规则之上。印度代表Joshi、Mundhe认为孟买是多元的、慢节奏的,印度的不同宗教、语言、节庆、产业都非常和谐包容在这个城市中与德国城市较,印度的城市生活更为自由、松散。中方代表刘瑞旗认为上海虽然同样作为港口城市,但它的文化特点正好处在汉堡和孟买两者之间、交汇之处,而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正处在汉堡文化与印度文化的交汇之点。谈论环节中,王红生强调不可脱离历史的视野去分析各个城市文化个性的形成。丁元竹提出跨文化交流需要特定语境,本次论坛激发出的城市文明比较热情,会在未来的讨论中找寻出更多的共鸣点。曹世潮指出城市可以发展什么,不可以发展什么是由它的文化决定的,这是它的命运,要想主导城市的未来,就要从它的文化入手,改变文化才可以改变命运。罗一民认为此次讨论是一场头脑风暴,来自不同国家,代表不同文化的专家学者都抒发了自己观点,非常有价值与意义,希望讨论能够继续,为文化的交流、传播发挥更大的价值。刘瑞旗对分论坛做了总结,指出本次擘雅城市文化论坛讨论了汉堡、上海、孟买三个城市各自的文化个性,探讨了这些文化个性从那里来,以及这些文化个性会使上述三个城市去哪里等问题,各位专家有思想的交锋,更有很多共识。

 城市治理创新分论坛由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黄卫平主持,来自各大学和研究院的30多位城市问题研究专家做了精彩的发言,其中,陈国权讨论了市委书记这个城市政治精英群体的高廉政风险及其成因,姜晓萍分享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成都经验,谷志军分析了深圳社会治理的先行示范,Runab介绍了尼泊尔的重建与城市治理挑战,刘兆鑫阐释了城市性、人民性与人本城市治理,郎玫以兰州市城管委创新为例探讨了城市治理创新中的模块迭代,查妍以青海省为例做了民族地区城市治理现状及治理分析,李东泉以广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为例探寻集体行动困境的破解之道,巢飞基于民主参与悖论反思了“全过程民主”视角下的城市行政区划改革, 刘花花从柔性边界与动态调整角度区分了发展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游晨用互动、重构与交错总结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制度逻辑,宋雅言用案例说明了南京公安民意110的探索与实践,每个发言都激发出热烈反响,自由讨论时间显得捉襟见肘,不得不一再延时。

 城市规划创新分论坛由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红云主持,北京大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首先结合自己参与城市治理研究院工作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智能时代条件下的新城市治理学理论与方法的思考,顿时将研讨会推向了高潮。蔡韵、郑昊霖、张伟分别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首都多元政治功能和西宁市城市扩展等方面探讨了城市规划创新的特征及驱动因素,李燕将城市水系治理与城市文脉涵养联系起来讨论城市规划,于文宁对城市治理的顽疾——城中村问题从城市规划角度做出新的诊断,韩旭则以“新型城镇化与治理的城市化”为题讨论了如何构建城市各主体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体系。三亚学院校长陆丹在总结发言时提出:“站在中国这个生态福地中央和中国最开放的政策前端来思考城市治理,一定会更有利于产生更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经验和理论成果。”激起了全场近20位专家学者的共鸣。

 智慧城市创新分论坛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包万超主持。论坛讨论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传感城市实验室主任Carlo Rati阐发了自己对于Senseable cities的理论构想,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杜小平提出借助空间大数据来完善现代城市管理,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政法所所长田祚雄提出大数据时代城市治理精细化的问题与对策,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毅讨论区域链技术对城市治理创新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员林跃勤讨论现代城市发展与治理智慧化,剑桥大学建筑学博士胡郁讨论基于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未来城市规划原则,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曾智洪讨论城市未来社区智慧治理面临的五大挑战,吉林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君博从典型事实与绩效差异探寻城市网络问政平台的运行机制,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纪江明基于大数据技术探寻绿色智慧交通解决方案与优化策略,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研究视角的专家同场切磋,彼此都增进了对于智慧城市创新问题的认识。

 城市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断凸显。本届论坛汇集了包括学者、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内的全球城市治理的智者和实践者,共同探讨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城市治理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和解决方法,共同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特色、困难和突破路径,倡导开放包容、交流互鉴,对于进一步推动全球城市文明和城市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学术意义。会后,参会专家和学者一致表示,本届大会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讨论热烈,参会过程中收获颇大,希望下届论坛能够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