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21日,2025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太行论坛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我院执行院长沈体雁受邀参会,并作主题为《开展土地要素市场设计,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的发言,他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系统梳理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脉络,深入剖析现存挑战,并提出以市场设计方法构建全国统一土地要素市场的创新路径。
沈体雁指出,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从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健全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到2025年国务院批复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一系列政策部署为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实践中仍需厘清三大关键问题:公有制条件下如何实现市场化配置、土地要素市场化的核心内涵与评价标准、综合改革的实施路径与试点考评方法。
针对当前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系统剖析。在体制机制层面,城乡土地权利不平等、跨区域流动渠道缺失、市场规则不统一等障碍依然存在;配置效率上,城市建成区平均容积率仅0.5,增量用地低效占用与存量盘活困难并存,新产业新业态面临用地难题;市场体系存在交易平台滞后、信息不对称、价格扭曲、监管不完善等缺陷,且土地与资本、技术等要素协同配置能力薄弱。
基于上述问题,他提出以工程化市场设计方法重构土地要素市场,强调“经济学家不仅要分析市场,更要设计市场”。借鉴稳定匹配理论,建立“区位市场设计理论”,将企业区位选择视为“企业与地理区位”的双边匹配问题,开发工业用地交易计算机原型系统,通过信息上传披露、匹配要求填写、候选名单确认、线下谈判、偏好序填报、优先级调整、算法运行七大流程实现精准匹配。
沈体雁建议,建立国家区域经济工程实验室,研发“治理基础设施+规划模拟模型+自然资源交易系统”一体化平台;构建全国统一的工业用地市场交易云平台,设立多层次多类型工业用地市场,将工业用地纳入国家宏观调控;同时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市场设计,完善人才、学区、廉租房等公共资源市场机制,通过精细空间市场设计实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与有信社会的融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