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大会(2025)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汇聚来自地方工信部门、集群发展促进机构、金融机构、高校院所等负责人及代表,同时邀请来自“先进制造业50人论坛”的专家学者,共同对集群建设的实践经验、创新举措以及下一步发展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探讨。我院执行院长沈体雁受邀参会,并在先进制造业集群50人论坛进行发言分享,共议世界级集群培育的方向和路径。 

沈体雁指出,当前先进制造业集群呈现“跨、融、混、杂”特征,部分集群因缺乏精准测算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如重庆西永笔电产业集群虽曾依托“8+3+N”模式快速发展,后续却因管理测算不足逐渐衰弱。为此,他提出“可计算的产业集群经济学”,主张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融合复杂性理论与经济学原理,实现集群精准感知、识别、评估与优化,推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信社会”协同。

在研究实践中,沈体雁教授团队通过“七步法”数据归集、爬取、清洗等,结合2.5亿条工商数据、540万个专利数据,厘清集群边界与构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为例,已识别出其涵盖5大领域、17条产业链,80个国家级集群中16个属此类,且呈现“多极联动、重心南移”趋势,广东还从“前店后厂”转向“前台中枢+后厂”模式。同时,沈体雁创新“六力模型”,从引领力、规模力等六维度评估集群,将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分三梯队,深圳、杭州等7地为第一梯队,并计划构建“集群指数”实现月度动态监测。

他建议,未来以集群为治理单位,推动全国集群调度会机制,研发产业集群大模型,为集群配备“驾驶舱”与“智慧大脑”,助力精准决策,避免区域内卷式竞争,为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