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重庆市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黄建、城市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袁川喻等一行7人到访我院座谈交流,此次座谈会主要围绕超大型城市治理现代化主题深入交流,旨在进一步推动重庆市城市治理工作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探索具有重庆特色的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子。同时,此次座谈也是为了落实今年3月1日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带队来访北京大学签署的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细化合作内容。

重庆市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拥有庞大的城市规模和复杂的城市结构。近年来,在城市治理领域积极探索创新,特别是在数字化治理、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座谈会上,重庆市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黄建介绍了重庆市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城市治理委员会的成立、城市治理学院的揭牌以及专家委员会的组建等。重庆市城管局办公室副主任袁川喻详细介绍了重庆市“1118”城市治理体系内容,以“一个总体目标”(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为核心,依托“一个主抓手”(三级数字化治理中心)和“一个主战场”(中心城区一体化治理),聚焦“8项重点任务”,包括规建制一体化、交通治理、安全韧性、大综合执法、公共服务、基层治理、文明治理和城乡一体治理,旨在通过数字化赋能和大综合一体化模式,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沈体雁教授对重庆市在城市治理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重庆市在数字化治理方面的探索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同时也强调,数字化技术只是手段,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技术与城市治理的体制机制深度融合,从而形成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治理模式。他提出,城市治理的核心在于解决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建议重庆市在城市治理中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同时积极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双方就可能深入开展的校地合作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包括课题研究、活动举办、人才培养等。双方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索超大型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进一步提升重庆市城市治理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全国城市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